苗王城苗寨是西南地区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古苗寨。它占地面积10 平方公里,依据山形水势,前后筑有六个古兵寨。
古寨内有11 条巷道,巷道内有 11 道寨门,巷道以石墙作为屏障并跟各家的院墙连成一体, 而且有专门迷惑敌人的“直角巷道”,可以引诱敌人进入死胡同而歼灭。形成了有效的军事防御系统。古寨外墙高 3 米 ,宽 80 厘米 ,士兵可在城墙上来回巡逻。寨内的吊脚楼为典型苗家特色,歪门邪道是古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通过几十代苗王的经营,苗王城苗寨在明朝时期就有一定规模。
图片:苗王城苗寨
图片:苗王城地图
苗王城苗寨历史上曾经有五位著名的苗王在这里称“王”,最开始是在宣德五年(公元 1430 年)石各野、龙达哥;其次是这里吴姓的祖先“吴不尔”在宣德七年(公元 1432年),以苗王城为军事指挥中心“前后抗击明军十二万之众”。
后来明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年),龙塘的龙许保(民间称龙西波)与苗王城的吴黑苗又在这里称“王”,树起义旗(名“旗张”至今还保存完整)与明军血战 13 年之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苗民大起义”。也因为这一连串的起义,而最终导致明王朝在明嘉靖三十三年( 1554 年)于湘黔交界的腊尔山区修筑了一条长达 380 多里的“苗疆边墙” - “中国南方长城”。
图片:苗王城苗寨
苗王城苗寨由具有类似建筑风格的古兵寨(即空桐、独树、龙塘、地容、满家、田家寨等)相互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苗王城风景名胜区,我们现在参观的这个古寨苗语称“得勾现”,意思是新寨,是苗王居住的地方,也是古战场遗迹,在明朝时是腊尔山地区苗族的中心,在民国初期还住有230 多户人家,巷道内每家每户都各自拥有自己的龙(前)门和后门,并且相互连通,可步步为营,层层把关,酷似一座八卦迷宫。
古文物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此城设计“既能攻,又能守,也能退”,是一个具有相当军事构筑工事水平的苗王城。其建筑结构,建筑工事可以重现几百年前的历史。苗王的点将台,当年如果苗疆有战事发生,苗王就是站在这里,当牛角号吹响,苗鼓捶起的时候,苗兵从各个苗寨赶到这里,苗王挥舞令旗,在这里三军点将,奔赴战。
图片:苗王城苗寨
苗王城苗寨风雨桥——苗王峡谷的风雨桥,古时候这里是木板风雨桥,两边有木楼亭阁,中间用木板铺垫,若敌人追兵至此,可以抽掉木板,断掉追兵去路,具有战略防御的功能。现在是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唱情歌、谈恋爱)的地方。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苗王河边的山腰上的两个天然的溶洞口象两只大眼睛,还有长长的鼻子,这就是传说中的“神象取水”了。现在我们到码头去坐游船,在苗王河泛舟,游览苗王峡谷的山水风光。
图片:苗王城苗寨
图片:苗王城苗寨
苗王城吊角楼群——是中国最有特色的吊角楼群之一,是由五栋吊角楼组合而成,嵌在悬崖峭壁之上,十分壮观,充分体现了苗族建筑的精华。由于是建在悬崖上,上吊角楼的时候尽量往里面走,不要靠近外面的栏杆。苗王城!满身银饰的盛装苗女会热情卡歌、拦门礼捧上的是醇美的苗王米酒、青瓦木房里香喷喷的是苗家饭菜、纺车边老婆婆与编织花带的少女说的是难懂的苗话、多情黛帕留在英俊小伙脸上的是爱的锅烟、古树下迷狂娱神的是神气的苗老司、赤膊小伙跳的是强悍、狂放的鼓舞、篝火晚会上纵。
图片:苗王城苗寨苗族美女古伊,有点酷似《血色湘西》中的女主角田穗穗
图片:苗王城苗寨苗族美女古伊,有点酷似《血色湘西》中的女主角田穗穗
图片:苗王城苗寨美女
图片:苗王城苗寨美女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图片:苗王城表演
凤凰古城周边苗寨
勾良苗寨,苗人谷苗寨,苗王城苗寨,山江苗寨,香炉山苗寨,满家古苗寨,德夯苗寨,老家寨,岩旯窠苗寨,苗王洞苗寨,关田山苗寨,雷公寨,都罗寨,地潭江苗寨,帛姆苗寨,岩板堰苗寨,千潭苗寨,茶坪苗寨,冬就苗寨,神龙谷岩洞苗寨,梦幻苗疆,老洞古苗寨
来源:凤凰旅游攻略网www.9191fh.com 转载请说明出处!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