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玛神歌》是一场记述土家族起源、演变、战争、生产生活等内容的大型立体山水实景演出,揉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如幻如梦的舞美灯光,摇曳生姿的原生态歌舞……浓缩了土家族数千年的发展历史,400多名演员以自然淳朴的表演充分的展示了土家的民族文化特征,给游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古歌,给人山水文化光影视听的享受。
《梯玛神歌》是湖南省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神秘的符咒高腔调伴随着湘西土、苗、白、侗等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汇成了一场视听盛宴。梯玛神歌选择独特的露天山水为舞台,完美体现原始、淳朴、自然的演出背景。用当今最顶级的声光电设备,结合自然遗产内的黑夜、月光、烟雨等自然舞美环舞来设计的雾效,极大地增加了舞台空间感,山峰的隐现、泉池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瀑布的飞流加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同时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画的境界正是利用月、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的无穷神奇魅力,使每一场演出都是全新的,仿佛带领观众穿越了千年时空,重温“梯玛神歌”诞生的那个久远年代……
图片:梯玛神歌
图片:梯玛神歌
图片:梯玛神歌
月上东山,在奇峰、秀水、飞瀑、水雾、翠竹与七色灯光的点缀之下,形成一个如诗如梦的奇幻世界。在这个像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勤劳的土家人与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上演了《神之殇》、《神之韵》、《神之怆》和《神之天堂》四部曲。
他们渔猎、欢庆、蚕桑、耕作,俯仰皆是绝妙的乐章。从欢庆新生命诞生的茅古斯舞,到青年男女相恋对歌,再到湘西人特有的婚庆习俗――哭嫁,以及鼓号齐鸣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和有着湘西四大谜团之称的赶尸还乡……一部千年湘西民族史诗,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被展露得淋漓尽致。声光色影飞瀑流泉营造的世界中,空间概念已然被模糊,原生态的民俗风情表演带领着观众,跨越时空的隧道,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进湘西人古老的家园。
为真实演绎出湘西土家的神秘历史,演职人员全部选用湘西地区原生态演员,幸存的几位梯玛大师被请到现场真实请神祈福;鬼谷神功的四十三带传人零距离展现绝技;在欧美多次举办过演唱会的苗歌皇后――龙仙娥;;被法国蜘蛛人罗伯特称为师傅的土家蜘蛛人等一批民间艺人也面对面献艺。实景演出引进当今顶级的声光电设备,结合黑夜、月光、烟雨等自然舞美来完成创作,组成了《梯玛神歌》的黑夜版、月光版,烟雨版等三个版本。节目共分“神之殇”、“神之韵”、“神之怆”、“神之天堂”等四个部分。在经过年龄最大96岁,最小3岁的200多位原生态演员近两小时的倾情表演后,四项世界绝技,十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有序的链接起来,一幅千年湘西土家的历史画卷浑然天成……
图片:梯玛神歌
图片:梯玛神歌
图片:梯玛神歌
梯玛神歌的音乐旋律源于远古土家部落的牛角号,其篇幅浩繁,长达数万行。它以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庞大艺术载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广泛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梯玛神歌在唱述时,以土家语为主要表述语言,在形式上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采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演唱时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既有深沉、忧郁的古歌;也有轻松、欢快的盘歌;既有抒情、哀婉的祈祷辞,也有风趣、滑稽的玩笑话。梯玛神歌以歌舞贯穿始终。梯玛神歌渊源久远,精深博大,它通过叙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战争、迁徙、开荒斩草、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等,涉及天上地下、人间万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甚至生命价值、哲学世界,它深涵着音乐、文学、土语、民俗等多种学问,堪称土家族古文化的宝库。它是土家族―部光辉的民族史诗,谁破解了它深隐的“密码”,便可探寻出土家族历史的千古之谜。
整个实景演出文化意蕴深厚,富有历史的穿透力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凤凰旅游攻略网 www.9191fh.com 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