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旯窠苗寨--中国苗族东部方言支系中心聚居地
岩旯窠苗寨--湘黔边界第一个苗寨民俗风情园
岩旯窠苗寨--传说大禹之父(伯鲧)赶石治水风物传说景观地
岩旯窠苗寨--中国南方长城前沿阵地,“中国南方长城(苗疆边墙)军事文化展示园”规划地
岩旯窠苗寨--“中国的加德桥”,中国最大的石拱桥渡槽--岩旯窠大石桥 (此桥与著名的古罗马的加德桥比较,功能相同、结构相似,是我国最大石拱桥渡槽之一)
景点概况
岩旯(la)窠(ke),古苗语叫“khaodroub”(苗文),意即“怪岩汇聚的苗寨”,位于湘西凤凰名胜景点黄丝桥古城北边,150米的云台山上,处于中国苗族东部方言支系的中心聚居地。山寨寨容古朴,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自然生态原始,民俗风情浓郁,尤其有诸如“赶尸”、“放盅”、“上刀山”、“杠仙”之类神秘惊险的傩巫宗教文化现象,仍然以原生态遗存至今。这里是了解中国苗族文化,探索湘西未解之谜的理想窗口。
岩旯窠苗寨地处中国南方长城沿线,是苗族起义军和历史封建王朝浴血奋起战的前沿阵地,境内遗留烽火台、古官道、碉台、寨墙见证了200年前那段惊天撼地的民族战争历史。岩旯窠苗寨2006年被湖南省苗学会正式列为《中国苗族军事文化研究基地》。
岩旯窠大石桥建于1976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拱桥渡槽之一,素有“华夏第一渡”之称,堪称“中国加德桥”。
开放时间:8:00-18:00
景点地址:凤凰县阿拉乡铁木村
门票价:48元/人
这是“岩旯窠”苗寨的正门
“岩旯窠”苗寨不大,只有十多户人家。
据说;以前只是三户的大户人家,村寨里的有的房子是打工的下人居住的。
“岩旯窠苗寨”有一条连接寨外山上的石拱桥渡槽,非常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加德桥最大的石拱桥渡槽之――岩旯窠大石桥(此桥与著名的古罗马的加德桥比较,功能相同、结构相似,是我国最大石拱桥渡槽之一)。 这是大石桥的底部支撑石墩,寨里人把大石桥称之为“情人桥”,城里的情人们感受的是花前树下,这里的情人们也许感受的是;坚实、牢固、长长久久吧。 站在“大石桥”上,极目远望……前方就是绕道进村的田间小路。 小小的古苗寨犹如每天的潮涨潮落,每天游客的到来,让寨子的每个角落都充实饱满,傍晚时又回归于冷月清风,平静的夜晚,是不是又在酝酿明日的沸腾。 苗寨歌舞表演-上刀山,虽说刀刃不是那么锋利,但在高高的木杆上,没有任何的保险措施的表演,真让人捏把汗,都相信她们不会失手,可万一失手,真是不敢想象。 在身处异乡的小小苗寨,看着着装鲜艳的苗家姑娘、小伙在高高的刀山上身手利落的表演,很是让人激动。 午饭时在一处古老的大宅子里的院子里进行的,场面很热闹,有点自助餐形式,随便吃,吃饱为止。这个古老的大宅子,也是拍摄“父亲的战争”的外景地。
大石桥也成了“ 岩旯窠苗寨”的广告招牌。
站在大石桥的底部看很高很长的长廊,层次感非常强烈,也许我拍的照片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站在这里的确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当年《血色湘西》在这的一个拍摄外景地。
这是苗寨歌舞表演中,苗寨阿妹在和游客做互动,也是让人很开心的,大意是;选一位幸运游客到台前,美丽的苗家会送件礼物给他,然后是……
小小的苗寨,让你领略了不一样的古朴民风,旅途中的脚步,是让你看到更精彩的人生。
凤凰古城周边苗寨 勾良苗寨,苗人谷苗寨,苗王城苗寨,山江苗寨,香炉山苗寨,满家古苗寨,德夯苗寨,老家寨,岩旯窠苗寨,苗王洞苗寨,关田山苗寨,雷公寨,都罗寨,地潭江苗寨,帛姆苗寨,岩板堰苗寨,千潭苗寨,茶坪苗寨,冬就苗寨,神龙谷岩洞苗寨,梦幻苗疆,老洞古苗寨
来源:凤凰旅游攻略网 www.9191fh.com ,转载请说明出处!
发表评论
相关内容查看全部